中华民国陆海空军的副司令,权势滔天,举足轻重。在其领导下,东北地区在短短四个月零十八天内便陷入了沦陷的困境。想象一下,一个普通士兵从东北的最北端步行至最南端,会需要多少时间与艰辛。
在短短两年之内,这位副司令不仅令其父辈所留下的50万军队趋于消散,还将11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和3700万百姓的生存环境一一摧毁,真可谓是壮举的反面,殊为不易。
在“九一八事变”之际,日本关东军人数最多也不过一万人,而东北军却有整整44.8万的军队,其中正规军可达26.8万,最为精锐的部队则在平津集合了11万兵员,奉天(沈阳)亦布置了6万将士。
发动针对北大营的日军部队,其人数甚至不足一个连,不过一百多号人,属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的川岛中队。令人震惊的是,当时的东北军在武器装备上远超关东军。例如,捷克式轻机枪(ZB-26轻机枪),在英国被称作布伦式轻机枪。该机枪的改进型号L4型,英国军队直到80年代才开始逐步淘汰,而至今印度军队仍在使用。可见当时东北军所持的捷克式轻机枪是日军所没有的先进武器。日后的事实更是证明了,日军使用的大正十一式“歪把子”机枪与捷克式轻机枪相比,几乎毫无竞争力。抗日战争期间,中国游击队在敌后时常使用该型机枪,但在正规军中几乎不见,质量上的差距可见一斑。
展开剩余52%在轻武器之外,连飞机、坦克这样的现代化武器,关东军的实力也无法与东北军相提并论。在“九一八事变”之后,东北军仅在沈阳就遗弃了超过10万支各种步枪、2800余挺机枪、2600多支手枪、600多门各类炮、2500多门迫击炮以及超过1.8亿发子弹和50多万发炮弹,还包括265架飞机与25辆坦克。
这支东北军为何如此富裕?原因在于他们的领导者极擅长商业运作。在当时,东北地区流通着一种无法兑换的“奉天票”,其价值接近废纸。他们利用这种“奉天票”大肆收购大豆,再将其运往国际市场换取现金,之后再用换来的资金购入军事装备,然后交给关东军。
在失去东北后,张少帅出于某种原因,执意将责任推向蒋介石。然而,对于蒋介石来说,他是否会发布不许抵抗的命令呢?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他反而希望东北军能与日本军队展开一场决战,直至见分晓。
发布于:天津市
